節制-中華語文大辭典
節制节制ㄐ丨ㄝˊ ㄓˋjiézhì1.限制。[例]開玩笑應有~∣太放縱了,要~一下。2.指揮統轄(軍隊)。[例]~三軍。
節制-辞源3
【節制】㊀節度法制。荀子 議兵:“秦之鋭士,不可以當 桓 文之節制; 桓 文之節制,不可以敵 湯 武之仁義。”後因稱軍律嚴整之師爲節制之師。㊁節儉克制。晉書 高密文獻王泰傳:“當時諸王,惟 泰及 下邳王 晃以節制見稱。”㊂調度管束。晉書 徐邈傳:“(司馬)道子將以 邈爲吏部郎,邈以波競成俗,非己所能節制,苦辭乃止。”㊃節度使之ॳѧȱ。唐 高適 高常侍集四 李雲征南蠻詩序:“天寶十一載有詔伐西南夷,右相 楊公兼節制之寄。”宋史四八〇 吳越錢氏傳:“(錢鏐)據有 吳 越,昭宗授以 杭 越兩藩節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