篳路藍縷-中華語文大辭典
篳路藍縷筚路蓝缕ㄅ丨ˋ ㄌㄨˋ ㄌㄢˊ ㄌㄩˇbìlù-lánlǚ語出《左傳‧宣公十二年》:「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」(篳路:用荊條等製成的簡陋車子)。意思是駕著簡陋的車子,穿著破爛的衣服去伐木開山。形容創業的艱辛。也作「蓽路藍縷」(★今不用)。[例]前人~,才有今日的局面。
篳路藍縷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篳路藍縷ㄅㄧˋ ㄌㄨˋ ㄌㄢˊ ㄌㄩˇbì lù lán lǚ胼手胝足胼手胝足、手足胼胝手足胼胝篳路,以荊竹編製的柴車。篳路藍縷指駕柴車,穿破衣,以開闢山林。語出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「訓之以若敖、蚡冒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,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,故謂篳路為柴車。方言云:『楚謂凡人貧,衣破醜敝為藍縷。』藍縷謂敝衣也。」後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。連橫〈臺灣通史序〉:「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!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,至於今是賴。」也作「蓽路藍縷」、「蓽露藍蔞」、「篳路襤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