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絲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紅絲ㄏㄨㄥˊ ㄙhóng sī①紅色的絲線。唐.溫庭筠〈春愁曲〉:「紅絲穿露珠簾冷,百尺啞啞下纖綆。」②借指牽引姻緣的線。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.第一七齣》:「可知定情詩紅絲拴緊,抵過他萬兩雪花銀。」《紅樓夢.第五七回》:「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,預先註定,暗裡只用一根紅絲,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。」
紅絲-辞源3
【紅絲】㊀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上 牽紅絲娶婦:“郭元振少時,美風姿,有才藝。宰相 張嘉貞欲納爲壻。元振曰:‘知公門下有女五人,未知孰陋,事不可倉卒,更待忖之。’張曰:‘……吾欲令五女各持一絲,幔前使子取便牽之,得者爲壻。’元振欣然從命。遂牽一紅絲線,得第三女,大有姿色。”後因以紅絲比喻姻緣。㊁一種名貴的石硯。亦作硯的别名。宋 陸游 劍南詩稾三五 秋雨初霽試筆:“墨入紅絲點漆濃,閒將倦筆寫秋容。”參見“紅絲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