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貢-中華語文大辭典
納貢纳贡ㄋㄚˋ ㄍㄨㄥˋnàɡònɡ〈書〉臣民向君主或藩屬向宗主國進獻財物。
納貢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納貢ㄋㄚˋ ㄍㄨㄥˋnà gòng①進貢。指諸侯或藩屬向天子進獻物品。《史記.卷三二.齊太公世家》:「納貢於周,如成康之時。」《文選.司馬相如.上林賦》:「使諸侯納貢者,非為財幣,所以述職也。」②明代由生員捐納錢財、米粟入國子監。《明史.卷六九.選舉志》:「納貢視例監稍優,其實相仿也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七.胡四娘》:「東海李蘭臺見而器之,收諸幕中,資以膏火,為之納貢,使應順天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