紗籠-中華語文大辭典
紗籠纱笼ㄕㄚ ㄌㄨㄥˊshālónɡ東南亞一帶流行的下裝。樣子像長裙,男女老少都穿。(馬來saron)
碧紗籠-辞源3
【碧紗籠】用碧紗籠護。指壁上題詩被珍藏保護。唐 王播少孤貧,客居 揚州 惠昭寺 木蘭院,隨僧齋食,爲諸僧所不禮。後 播貴,重遊舊地,見昔日在該寺壁上所題詩句,僧用碧紗蓋護,因題曰:“二十年來塵撲面,如今始得碧紗籠。”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七 起自寒苦。又 宋 魏野嘗從 寇準游 陝府僧舍,各有留題。後復同遊,見 準詩,已用碧紗籠護,而 野詩獨否,塵昏滿壁,從行官妓卽以袂拂塵,野徐曰:“若得常將紅袖拂,也應勝似碧紗籠。”見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六。參見“飯₂後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