累紲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累紲ㄌㄟˊ ㄒㄧㄝˋléi xiè古代用來拘繫犯人的黑繩。後比喻監獄。《文選.司馬遷.報任少卿書》:「僕雖怯耎欲苟活,亦頗識去就之分矣,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!」也作「縲絏」。
累紲-辞源3
【累₄紲】綑犯人的繩索。引申爲囚禁、牢獄。史記六七 仲尼弟子傳:“孔子曰:‘ (公冶)長可妻也,雖在累紲之中,非其罪也。’”集解:“孔安國曰:累,黑索也,紲,攣也。所以拘罪人。”論語 公冶長作“縲絏”。漢書六二 司馬遷傳報 任安書:“僕雖怯耎欲苟活,亦頗識去就之分矣,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