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腰鼓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古代打擊樂器。因鼓腰較細而得名。宋陳暘《樂書》:“杖鼓、腰鼓,漢魏用之。大者以瓦,小者以木類,皆廣首纖腹,宋蕭思話所謂細腰鼓是也。……右擊以杖,左拍以手,後世謂之杖鼓、拍鼓,亦謂之魏鼓。每奏大曲入破時,與羯鼓、大鼓同震作,其聲和壯而有節也。”所謂“廣首纖腹”,即指兩端粗中間細,為其形制特點。在敦煌石窟北魏壁畫和雲崗石窟北魏雕刻中,都有許多演奏細腰鼓的形象。
細腰鼓-辞源3
【細腰鼓】一種打擊樂器。亦稱腰鼓、杖鼓。南北朝從西域傳入。款式不一,鼓框皆收腰。南朝 梁 宗懍 荆楚歲時記:“十二月八日爲臘日,……諺語:臘鼓鳴,春草生。村人並擊細腰鼓。”宋書 蕭思話傳:“思話年十許歲,未知書,以博誕遊遨爲事,好騎屋棟,打細腰鼓。”參閲 文獻通考一三六 樂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