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縭-中華語文大辭典
結縭结缡ㄐ丨ㄝˊ ㄌ丨ˊjiélí古代女子出嫁時,母親給女兒繫結佩巾,申誡其到男家後須侍奉公婆,盡力家務。語本《詩經‧豳風‧東山》。後用「結縭」指男女結婚。[例]~三十載。
結縭-辞源3
【結縭】縭,lí。古代嫁女的一種儀式。女子臨嫁前,母爲之繫結佩巾,以示至男家後應盡力操持家務。縭,佩在胸前之巾。一説爲覆頭的絳巾。縭,也作“褵”。詩 豳風 東山:“親結其縭,九十其儀。”傳:“母戒女,施衿結帨。”文選 晉 張茂先(華)女史箴:“施衿結褵,虔恭中饋。”後也指男女成婚。唐 權德輿 權載之集二五 鄜坊節度推官大理評事唐君墓誌銘序:“繼娶 天水 權氏……結縭周月,遭罹柏舟之痛。”唐大詔令集一一〇 誡勵氏族婚姻詔:“自號膏粱之胄,不取匹敵之儀,問名唯在於竊資,結褵必歸於富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