綬鳥-辞源3
【綬鳥】鳥名。卽吐綬鳥。宋 陸佃 埤雅九:“綬鳥一名鷊,亦或謂之吐綬,咽下有囊如小綬,五色彪炳。”見“吐綬鳥”。
吐綬鳥-辞源3
【吐綬鳥】鳥名。又名珍珠雞。今名角雉、紅腹角雉。産於 巴峽及 閩 廣山中,因上嘴根有肉綬,能伸縮,時時變色,所以叫吐綬鳥。舊題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上:“吐綬鳥,其身大如鸐,五色,出 巴東山中。毛色可愛,若天晴淑景,卽吐綬,長一尺,須臾還吞之,陰滯卽不吐。”太平御覽九二八 盛弘之 荆州記:“魚復縣有鳥,時吐物長數寸,丹朱彪炳,形色類綬,因名吐綬鳥。”唐 劉禹錫 劉夢得文集外集七有 吐綬鳥詞詩。參見“吐綬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