綱紀-中華語文大辭典
綱紀纲纪ㄍㄤ ㄐ丨ˋɡānɡjì國家法紀和社會秩序。也作「紀綱」。[例]~廢弛|整飭~。
綱紀-辞源3
【綱紀】㊀大綱要領。荀子 勸學:“禮者,法之大分,類之綱紀也,故學至乎 禮而止矣。”㊁法度,法紀。漢書 禮樂志:“夫立君臣,等上下,使綱紀有序,六親和睦,此非天之所爲,人之所設也。”㊂治理。照管。詩 大雅 棫樸:“勉勉我王,綱紀四方。”箋:“以網罟喻爲政,張之爲綱,理之爲紀。”三國志 吳 陸遜傳:“遜年長於(從祖)康子 績數歲,爲之綱紀門户。”㊃公府及州郡主簿。晉書 徐邈傳 與范甯書:“足下選綱紀必得國士,足以攝諸曹;諸曹皆是良吏,則足以掌文案。”文選 南朝 宋 傅季友(亮)爲宋公修張良廟教:“綱紀。”注:“綱紀,謂主簿也。教,主簿宣之,故曰綱紀,猶今詔書稱門下也。”後也稱管理一家事務的僕人爲綱紀。參見“主簿”、“紀綱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