緇衣-中華語文大辭典
緇衣缁衣ㄗ 丨zīyī1.篇名。《詩經•鄭風》的一篇。〈詩序〉言:「美武公也。」全詩用疊唱形式反覆吟詠,呈現武公好賢禮士。2.〈書〉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;泛指黑色衣服。[例]天雨,解素衣,衣~而反(《列子‧說符》)。3.〈書〉僧尼的服裝。[例]勘破三春景不長,~頓改昔年妝(《紅樓夢‧第一一八回》)。
緇衣-辞源3
【緇衣】㊀黑布之衣。詩 鄭風 緇衣:“緇衣之宜兮,敝予又改爲兮,適子之館兮,還予授子之粲兮。”㊁淺黑色僧服。宋釋 贊寧 僧史略上 服章 法式:“問:‘緇衣者色何狀貌?’答:‘紫而淺黑,非正色也。’”僧服緇衣,故又作爲僧的代稱。唐 韋應物 韋江州集七 秋景詣琅琊精舍:“悟言緇衣子,瀟灑中林行。”新唐書一二二 魏元忠傳 袁楚客與 元忠書:“今度人旣多,緇衣半道,不本行業,專以重寶附權門,皆有定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