緗縹-辞源3
【緗縹】㊀淺黃色與淺青色。也指這兩種顔色的織物。後漢書 輿服志下:“公主、貴人、妃以上,嫁娶得服錦綺羅穀繒,采十二色,重緣袍。……二百石以上四采,青黃紅綠。賈人,緗縹而已。”參閲 清 鄭復光 鏡鏡詅癡一 原色。㊁古代常用這種布帛作書衣,因以爲書卷的代稱。梁書 王僧孺傳與 何炯書:“直以章句小才,蟲篆末藝,含吐緗縹之上,翩躚樽俎之側。”宋 范成大 石湖集八 次韻劉韶美大風雨壞門屋詩:“雲煙揮翰墨池翻,緗縹如山晝掩關。”
緗縹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緗縹ㄒㄧㄤ ㄆㄧㄠˇxiāng piǎo①做衣服所用的淺黃色和青白色的布。《續漢書志.第三〇.輿服志下》:「賈人,緗縹而已。」②古人以縑帛為書套,故稱書籍為「緗縹」。《梁書.卷三三.王僧孺傳》:「直以章句小才,蟲篆末藝,含吐緗縹之上,翩蹮樽俎之側。」也稱為「緗素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