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理衙門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官署名。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簡稱。鹹豐十年(1860年),清政府在設立撫夷局的基礎上,改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。此後職掌範圍逐步擴大,不僅辦理洋人交涉通商事務,凡有關洋務的鐵路、電報、關稅、學校各方面都屬它的職權範圍。它的成立,實際上分了軍機處的大權。一般講,軍機處只管對內事務,對外事務則屬總理衙門。總理衙門一切規制基本仿照軍機處,由任軍機大臣首領的親王領執。總理大臣無定額,由軍機大臣兼領。光緒二十七年(1901年)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。
總理衙門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總理衙門ㄗㄨㄥˇ ㄌㄧˇ ㄧㄚˊ ㄇㄣˊzǒng lǐ yá mén清廷於英法聯軍後所創的外交機構,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簡稱。庚子後改為外務部,民國後改為外交部。也稱為「總署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