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督-中華語文大辭典
總督总督ㄗㄨㄥˇ ㄉㄨzǒnɡdū1.明、清兩代官名。明代為防邊患或平定叛亂而臨時派遣到地方的軍事長官,清代為掌管一省或二、三省的最高軍政長官;也指明、清兩代專管河道和漕運事務的官員。2.近代以來英、法等國派駐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。
總督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官名。明代始置。先是戰時用兵,派京官到地方去總督軍務,事畢即罷,並非常設官。明憲宗成化年間,為加強對瑤、漢等族農民起義的鎮壓,專設兩廣總督,後各地陸續增置,成為有明一代定制。明代總督在任命前都先受命為兵部尚書、侍郎或都禦史、副都禦史、金都禦史。清代總督為地方最高長官,統轄一省或幾省的軍事和民政。總督例帶兵部尚書、都察院右都禦史等銜稱。此外有專管河道和漕運事務的總督,稱為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,也是明代始置,清代沿設。明、清時都以制軍、制台為總督的別稱,以制憲為尊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