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叶题诗-典故小词典
指女子在红叶上题诗, 终因此喜结良缘。有时喻指书信传情。
〔出典〕唐代盛传的因红叶得配良缘的故事有各种传说, 事与人物各异, 而结果相同。王铚《侍儿小名录》载: 唐德宗时, 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, 尝以红叶题诗, 放到御沟里流出, 为进士贾全虚得到。金吾向皇上奏明此事, 帝授全虚金吾卫兵曹, 以凤儿妻之。范摅《云溪友议》云: 唐宣宗时, 舍人卢渥偶从御沟中拾一红叶, 上有绝句一首, 他便把它藏在箱内。后宣宗发放宫人, 卢渥得配的正是当年题诗的女子。刘斧《青琐高议》选录张实《流红记》云: 唐僖宗时,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流出,为于祐所拾。祐亦题一诗于另一叶上, 投放御沟上流, 韩氏亦拾而得之。后僖宗发放宫女三千人, 于祐恰娶了韩氏。成婚后, 各从箱内取红叶相示。唐代孟棨《本事诗》云: 唐玄宗时, 顾况于苑中流水上得到一片大梧叶, 上面题诗说:“一入深宫里, 年年不见春; 聊题一片叶, 寄与有情人。”顾况也在叶上题诗和之。五代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云:唐僖宗时, 进士李茵尝游苑中,见红叶自御沟流出, 上面题诗说:“流水何太急, 深宫尽日闲。殷勤谢红叶, 好去到人间。”后僖宗幸蜀, 茵奔窜南山民家, 见一宫娥, 自云宫中侍书家云芳子, 有才思, 茵与之款接, 因见红叶, 叹曰:“此妾所题也。”同行诣蜀, 及绵州, 逢内官田大夫识之, 曰:“ 书家何得在此?”逼令上马, 与之前去。李甚怏怅, 其夕宿逆旅, 云芳子复至曰:“妾已重赂中官, 求得从君矣。”乃与俱归襄阳。数年后, 李茵病瘠,有道士言有邪气, 云芳子自陈:“往年绵竹相遇, 实已自经而死, 感君之意, 故相从耳。人鬼殊途, 何敢贻患于君。”置酒赋诗, 告辞而去。
〔用例一〕宋代张孝祥《满江红》:“红叶题诗谁与寄, 青楼薄倖空遗迹。”
〔用例二〕宋代赵长卿《瑞鹧鸪·遣情》:“各自从今好消遣, 莫将红叶浪题诗。”
红叶题诗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红叶题诗红叶不见诗、红叶写情辞、红叶字
【出典】 见“一山红叶供不尽相思句”条。
【释义】 见“一山红叶供不尽相思句”条。
【例句】 ①赏心欢计,从别后、无意到西池。自检罗囊,要寻红叶留诗。(吕渭老《梦玉人引》[上危梯尽] 1126)这里叙写主人公翻检情人留下的情诗以慰相思。②红叶题诗谁与寄,青楼薄倖空遗迹。(张孝祥《满江红》[秋满蘅皋] 1692)这里叙写有意向昔日恋人倾吐相思之情,又苦于无法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。③人已远,红叶莫题诗。(赵长卿《小重山·残春》1775)这里说,相思之情已无必要向离己远去的昔日恋人诉说。④各自从今好消遣,莫将红叶浪题诗。(赵长卿《瑞鹧鸪·遣情》1908)这里借以表示各自东西后,拒绝以情相扰。⑤翠眉织锦,红叶浪题诗,烟渡口,水亭边,长是心先乱。(姜夔《蓦山溪·咏柳》2187)这里用本典表示伤别。⑥直待金风到后,红叶秋时。细写情辞,何用纸。又却恐、秋深叶渐稀。(杨泽民《四园竹》[残霞殿雨] 3008)这里夸张表现对离人的相思之情。⑦试看尽,水边红叶,不见有诗流到。(徐理《瑞鹤仙》[暮霞红映沼] 3145)这里用本典表现主人公期待远人信息的相思之情。⑧红叶字,断肠诗,从今懒再题。(宋德广《阮郎归》[好风吹月过楼西] 3179)这里用本典叙写女主人公思念郎君时的哀怨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