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缺唾壶-中华成语大词典
击缺唾壶
【拼音】:jī quē tuò hú
解释
唾壶:古代的痰盂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。后也用以形容有志之士的愤慨之情。
出处
晋·裴启《语林》:“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,壶尽缺。”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
示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敲缺唾壶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敲缺唾壶敲缺铜壶、敲碎琼壶、唾壶敲破
【出典】 见“玉壶敲怨”条。
【释义】 晋时人王敦吟曹操诗时,以如意敲打唾壶,后以为称赏他人诗文的典。
【例句】 ①敲缺唾壶,击残如意,妙语飞华雪。(汪晫《念奴娇·汪平叔、王季雄、戴适之环谷夜酌……》2287)这是极赞苏东坡词,用王敦典。②彩云轻散,漫敲缺、铜壶浩歌。(张枢《庆宫春》[斜日明霞]3030)这是借用敲唾壶典说自己击节浩歌。③唾壶敲欲破,绝叫凭谁和。(萧汉杰《菩萨蛮·春雨)3072)这是借用敲唾壶典说自唱自赏,无人与和。④敲碎琼壶,又前村、数声钟鼓。(赵功可《氐州第一·次韵送春》3329)这是说听人歌唱,击节称赏,前村又敲起锣鼓,情怀各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