罔兩-中華語文大辭典
罔兩魍魉ㄨㄤˇ ㄌ丨ㄤˇwǎnɡliǎnɡ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。比喻壞人。也作「魍魎」。[例]魑魅~∣~奸臣。
罔兩-辞源3
【罔兩】㊀寓言中影子外層的淡影。莊子 齊物論:“罔兩問景曰:‘曩子行,今子止,曩子坐,今子起,何其無特操與?’”注:“罔兩,景外之微陰也。”㊁無所依據貌。楚辭 漢 東方朔 七諫 哀命:“哀形體之離解兮,神罔兩而無舍。”㊂傳説山川中的精怪。也作“罔閬”、“魍魎”、“蝄蜽”。左傳 宣三年:“螭魅罔兩,莫能逢之。”史記 孔子世家:“木石之怪夔、罔閬。”參見“魍魎㊀”、“罔象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