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(měi)丽(lì)-文言同义辨析
美(měi)丽(lì)
“美”、“丽”都表示“貌美”、“好看”、“漂亮”,都是形容词。在现代汉语里有“美丽”双音词,表示“好看”、“漂亮”,与“丑陋”相对。在古汉语里,一般是两个单音词,但个别地方也有连用的,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”,这“美丽”与现代汉语里的“美丽”完全是一个意思。但一般来说,两词都是单独使用的,有好些不同的地方。
“美”,甲骨文作“ ”,金文作“ ”,上面是“羊”,下面是“大”,是个会意字。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,肥壮的羊吃起来味道很好,“美”的本义是“味美”。《说文》:“美,甘也。”古无“甜”字,“甘”就是甜,甜味就是美味,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公孙丑问曰:‘脍炙与羊枣孰美’”?由味美引申为“形美”,这就是现在的“美丽”的意思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”的“美”即形貌之美。说到貌美,有必要说一下古文中“美人”这词的意思。“美人”除了指貌美的女人外,还指“贤人”或所怀念的人,如《前赤壁赋》:“望美人兮天一方”。又指王朝宫庭嫔妃宫女,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得璧传之美人”。
“丽”,《说文》说它古文就作“ ”,同形重文,表示“成群”、“结伴”。后加“鹿”字,金文作“ ”,象鹿形,是个象形字。《说文》:“旅,行也。”“旅”就是成群而行,结伴而行,段玉裁说,这是“麗”之本义。“麗”一直作为“丽”的繁体字,今简化为“丽”实际上是把古文复原了。后来,“丽”借作“华美”,也用来指“美貌”、“漂亮”,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邹忌修八尺有余,而形貌昳丽”,这“丽”就指的是貌美,“丽”也可特指女子“貌美”,如杜甫有《丽人行》诗。所以,“美”、“丽”同义。
“丽”由于有“成双”、“结伴”的意思,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俪”,现在还有“伉俪”这个词来表示夫妻的。又由于成双成对,两者就相依相附,所以“丽”又有“依附”、“附着”的意思,书面语叫“附丽”,如徐光启《甘薯疏序》:“方舆之内,山陬海澨,丽土之毛,足以活人者多矣”(在疆域范围之内,包括山角海边,依附在土地上的植物,可用来养活人类的,品种多极了)。“丽”还有光彩焕发、明亮的意思,如成语“风和日丽”、“丽日中天”等。“美”没有这些意义。
“美”不仅指味美、形美,也指品德的“善”、“好”,与“恶”相对,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以蓼洲周公,忠义暴于朝廷,赠谥美显,荣于身后”。它还指物美,声色之美,如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向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”,又如《桃花源记》:“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”,柳永《雨霖铃》:“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美景虚设”。以上这些“美”都是形容物美、色美、景美的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