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兒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義兒ㄧˋ ㄦˊyì ér養子、義子。晚唐間諸藩鎮主帥,多養勇武的人為義兒,以事征伐,五代時其風更盛,《新五代史》有〈義兒傳〉。《三國演義.第三回》:「此丁原義兒,姓呂,名布,字奉先者也。」也稱為「義男」、「義子」。
義兒-辞源3
【義兒】無血緣關係而被收認爲子者。也稱義子、義男。魏書 蕭衍傳:“(侯)景乃從數百騎見 衍,歔欷流涕,因請香火爲作義兒,還以 衍爲主。”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:“韓公奇而觀之,益親厚之,約(安祿山)爲義兒而加薦寵焉。”至晚 唐 五代時期,諸藩鎮主帥多養勇武善戰者號爲義兒。舊唐書五五 高開道傳:“時 開道親兵數百人,皆勇敢士也,號爲義兒。”新五代史 義兒傳 序:“唐自號 沙陀,起 代北,其所與俱皆一時雄傑虣武之士,往往養以爲兒,號‘義兒軍’。”參閲 清 成瓘 篛園日札六 親屬相沿之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