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從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義從ㄧˋ ㄗㄨㄥˋyì zòng自願隨行的人、志願從軍的人。《後漢書.卷四七.班超傳》:「遂以幹為假司馬,將弛刑及義從千人就超。」
義從-辞源3
【義從】㊀志願從行者。後漢書四七 班超傳:“平陵人 徐幹,素與 超同志,上疏願奮身佐 超。(建初)五年,遂以 幹爲假司馬,將㢮刑及義從千人就 超。”又七三 公孫瓚傳:“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,皆乘白馬,以爲左右翼,自號‘白馬義從’。”㊁ 漢 魏時稱 胡 羌等部族歸附朝廷爲義從。取歸義從命之意。後漢書六五 段熲傳:“熲將兵及 湟中義從 羌萬二千騎出 湟谷,擊破之。”又八七 西羌傳:“湟中 月氏胡……又數百户在 張掖,號曰 義從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