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-梅尧臣--《恼侬》:期我以踏青,花间倘相遇,果然南陌头,翩若惊鸿度。
清-曹雪芹-第四三回-《红楼梦》:宝玉进去,也不拜洛神之像,却只管赏鉴;虽是泥塑的,却真有那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、“荷出绿波,日映朝霞”的姿态。
元-刘敏中-诗-《送滕崖甫赴京》:乃今别我京师去,翩若惊鸿无反顾。
清-曾朴-六回-《孽海花》: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……正在绳上忽低忽昂的走来走去,大有矫若游龙、翩若惊鸿之势。
现代-冰心--《寄小读者·山中杂记》:而见海鸥,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,颂赞到绝顶的句子,是“婉若游龙,翩若惊鸿”!
当代-刘绍棠--《二度梅》:于是桩桩往事,历历在目,黄梅雨的身姿和面影,翩若惊鸿,一下子十分清晰地出现在眼前。
宋-聂冠卿--《多丽·李良定公席上赋》:有翩若惊鸿体态,暮为行雨标格。逞朱唇、缓歌妖丽,似听流莺乱花隔。
---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:添愁。魂来彷佛,怅翩若惊鸿,一瞬难留。更花间行迹,历历心头。
清-许叔平--《里乘·三·古雏鸾》:一日,生观书拥女于怀,太守缓步搴帷迅入,女翩若惊鸿,起身遽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