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婆娑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老子婆娑
【出典】 《晋书》卷六六《陶侃传》:“侃在军四十一载……季年怀止足之分,不与朝权。未亡一年,欲逊位归国,佐吏等苦留之。及疾笃,将归长沙,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,封印仓库,自加管钥,以付王愆期,然后登舟,朝野以为美谈。将出府门,顾谓愆期曰:‘老子婆娑,正坐诸君辈。’”
【释义】 西晋陶侃病重,将归长沙,临行时对右司马王愆期说:“老子婆娑,正坐诸君辈。”意思是我徘徊未走,正是由于大家的苦留。
【例句】 ①老子婆娑贫态,闭户长须赤脚,他日要分残。(吕渭老《水调歌头·送季修周希文去秀》1123)这里借以表示自己留恋退居生活。②徘徊久,问人间谁似,老子婆娑。(辛弃疾《沁园春·弄溪赋》1895)这里借以叙写自己留连弄溪景色。③采香径里春寒,老子婆娑,自歌谁答。(姜夔《庆宫春·绍熙辛亥除夕……》2175)这里借以自叙在采香径里徘徊。④仅留得、老子婆娑,怎不拂衣华省。(刘克庄《转调二郎神·三和》2611)这里用以叙写朝官旧交零落,只自己还在世。⑤不妨老子,婆娑矍铄,从渠履盈户外。(李曾伯《哨遍》[天限长江]2817)这里合用陶侃、马援事,借以自况。⑥试容老子婆娑,恍身在广寒仙子家。(李曾伯《沁园春·自和》2821)这里借以叙写在桂树边徘徊。
老子婆娑-中华成语大词典
老子婆娑
【拼音】:lǎo zǐ pó suō
解释
婆娑:放逸不羁的样子。指男子自夸襟怀豪放。
出处
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将出府门,顾谓愆期曰:‘老子婆娑,正坐诸君辈。’”
示例
徘徊久,问人间谁似,~。 ★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弄溪赋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明末清初-吴伟业-诗-《梅村诗馀·风流子·为鹿城李三一寿》:十载故园兵火,三径都荒。待山园再葺,读书万卷,湖田晚熟,纵博千场。老子婆娑不浅,尽意疏狂。
元-陶宗仪-诗-《和山翁寒夜竹所宴集韵》:老子婆娑嗟莫预,买花载酒不为迟。
宋-辛弃疾--《稼轩长短句·二·沁园春·弄溪赋》:算只因鱼鸟,天然自乐;非关风月,闲处偏多。芳草春深,佳人日暮,濯发沧浪独浩歌。徘徊久,问人间谁似,老子婆娑?
宋-孙觌--《致政中奉胡公挽词》:钓石骎骎上绿苔,起弹长铗咏归哉。此翁矍铄丹心在,老子婆娑两鬓催。
清-袁枚--《代请熊涤斋先生重赴鹿鸣启》:他年玉笋班中,谁似先生福寿;明岁琼林会上,再看老子婆娑。
元-张可久--《双调水仙子·西湖秋夜》:白鸥还笑我,拚馀生诗酒消磨。云子舟中饭,雪儿湖上歌,老子婆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