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人-中華語文大辭典
聖人圣人ㄕㄥˋ ㄖㄣˊshènɡrén1.古代尊稱帝王;也指品格完美、智慧最高的人,如孔子。2.佛教對佛祖的尊稱;道教對神仙的尊稱。3.天主教指死後靈魂升入天堂,可為教徒表率、受宗教敬禮的人。
聖人-辞源3
【聖人】㊀人格品德最高的人。易 乾 文言:“聖人作而萬物覩。”老子:“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。”儒家典籍中多以泛指 堯 舜 禹 湯 文 武 周公 孔子。自儒家定於一尊以後,特指 孔子爲聖人。唐 陸龜蒙 甫里集十八 復友生論文書:“六籍中獨 詩 書 易 象與 魯 春秋經聖人之手耳。”㊁佛教道教對佛祖、上仙的尊稱。法苑珠林五四 受請 聖僧:“設齋奉請,並有徵瑞,聖人通感,不可備載。”㊂君主時代對帝王的尊稱。禮 大傳:“聖人南面而治天下。”唐 王建詩八 宮詞之五九:“聖人生日明朝是,私地先須屬内監。”㊃清酒的别稱。三國志 魏 徐邈傳:“時科禁酒,而 邈私飲,至於沈醉。校事 趙達問以曹事,邈曰:‘中聖人。’……度遼將軍 鮮于輔進曰:‘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爲聖人,濁者爲賢人。’”參見“中₂聖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