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伎-中華語文大辭典
聲伎声伎ㄕㄥ ㄐ丨ˋshēnɡjì1.〈書〉舊時宮廷或貴族家中的歌姬舞女。也作「聲妓」。[例]陳夫人者,家本魏郡,少以~入孝王宮(《後漢書‧卷十‧皇后紀下‧陳夫人》)。2.〈書〉指歌唱、舞蹈等技藝。[例]欣泰負弩射雉,恣情閑放,~雜藝,頗多開解(《南史‧卷二十五‧張欣泰列傳》)。
聲伎-辞源3
【聲伎】㊀古代宮廷及貴族官僚家中的歌舞伎。後漢書 梁皇后紀:“陳夫人者,家本 魏郡,少以聲伎入 孝王宮,得幸,生 質帝。”新唐書九七 魏徵傳附 魏謩上言:“數月以來,稍意聲伎,教坊閲選,百十未已。”也作“聲妓”。宋 王灼 碧雞漫志 序:“自夏涉秋,與 王和先 張齊望所居甚近,皆有聲妓,日置酒相樂。”㊁指歌舞等技藝。南史 張興世傳附 張欣泰:“欣泰負弩射雉,恣情閑放,聲伎雜藝,頗多開解。”亦作“聲技”。宋 蘇軾 東坡全集一一三 賜文武百寮太師文彦博已下上第四表請舉樂不許批答:“吾之本性,以清淨寂寞爲樂,雖在平日,無游觀聲技之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