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價-辞源3
【聲價】聲名和身份地位。漢 應劭 風俗通五 十反:“吾以虚獲實,蘊藉聲價,盛明之際,尚不委質,況今政在家哉!”三國志 魏 袁紹傳 注引 英雄記:“中常侍 趙忠謂諸黃門曰:‘ 袁本初坐作聲價,不應呼召而養死士,不知此兒欲何所爲乎?’”本初,紹字。後漢書十四 北海靖王興傳附子 睦:“中興初,禁網尚闊,而 睦性謙恭好士,千里交結,自名儒宿德,莫不造門,由是聲價益廣。”
聲價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聲價ㄕㄥ ㄐㄧㄚˋshēng jià名譽身價。《三國演義.第七四回》:「大王何重視關某也?吾料此去,當挫關某三十年之聲價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三四回》:「因比編書的人聲價更高了,如沒得重價給他,他斷斷不肯輕易把稿出售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