肤寸而合-汉语大词典
肤寸而合谓(云气)逐渐集合。
●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触石而出,肤寸而合,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,唯泰山尔。”
●阮福《肤寸而合解》:“所谓肤寸而合者,如云出山,散而不合,则不得雨。今肤寸而合,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,先分两处向下覆之,由分而合,渐肖云合之状,合之甚易,故云肤寸而合,不崇朝而雨遍天下。”
●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:“俄而云气上蒸,肤寸而合,比至日中,大雨捴至,溪涧盈溢。”
●南朝梁陶弘景《冥通记》卷二:“愿哀愍黔首,霈垂沾渥,呼风召云,肤寸而合。”亦省作“肤合”。
●汉蔡邕《九疑山碑》:“岩岩九疑,峻极于天,触石肤合,兴播建云。”
●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引晋潘尼《苦雨赋》:“气触石而结蒸兮,云肤合而仰浮。”
肤寸而合-中华成语大词典
肤寸而合
【拼音】:fū cùn ér hé
解释
肤寸:古代长度单位,一指的宽度为寸,一肤等于四寸。形容云气密集。
出处
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触石而出,肤寸而合,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,唯泰山尔。”
示例
俄而云气上蒸,~,比至日中,大雨总至,溪涧盈溢。 ★宋·李昉《太平御览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;用于天气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