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盧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胡盧ㄏㄨˊ ㄌㄨˊhú lú①喉間的笑聲。明.陸世廉《西臺記.第二齣》:「今日裡相逢歧路,生和死總付一胡盧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四.促織》:「視成所蓄,掩口胡盧而笑。」②葫蘆作的貯酒器。宋.范成大〈將至公安〉詩:「公安縣前酒可沽,不如且聽提胡盧。」也作「葫蘆」。
胡盧-辞源3
【胡盧】笑,笑聲。孔叢子三 抗志:“衛君乃胡盧大笑曰:‘寡人不好農,農夫之子,無所用之,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。’”宋 陸游 劍南詩稾七九 書感:“成敗只堪三太息,是非終付一胡盧。”明人雜劇 陸世廉 西臺記二:“今日裏相逢岐路,生和死總付一胡盧。”見“盧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