膠固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膠固ㄐㄧㄠ ㄍㄨˋjiāo gù①密合、牢固。漢.王符《潛夫論.務本》:「器以便事為善,以膠固為上。」三國魏.曹冏〈六代論〉:「百姓所以不易心者,徒以諸侯彊大,盤石膠固。」②團結。《後漢書.卷七〇.鄭太傳》:「以膠固之眾,當解合之勢,猶以烈風掃彼枯葉。」《周書.卷三五.崔猷傳》:「則表裡膠固,人心易安。」③固執,不知變通。南朝梁.江淹〈建平王讓右將軍荊州刺史表〉:「寧臣膠固,所宜膺荷。」④勾結串通。《舊唐書.卷一二.德宗本紀上》:「丁丑,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、太尉、建興王,與朱滔等四盜膠固為逆。」
膠固-辞源3
【膠固】㊀堅固。漢 王符 潛夫論 務本:“器以便事爲善,以膠固爲上。”㊁團結鞏固。後漢書七十 鄭太傳:“以膠固之衆,當解合之埶,猶以烈風,掃彼枯葉。”晉 陸機 陸士衡集十 五等諸侯論:“爲上無苟且之心,羣下知膠固之義。”㊂拘執,閉塞。南朝 梁 江淹 江文通集二 建平王讓右將軍荆州刺史表:“寧臣膠固,所宜膺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