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淄-辞源3
【臨淄】縣名。亦作“臨菑”、“臨甾”。在今 山東 淄博市 臨淄區。古 營丘地,齊 獻公自 薄姑遷都於此,更名 臨淄,以地臨 淄水而名。春秋 戰國爲 齊國國都。秦置縣。歷代相仍。明 清屬 山東 青州府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一七〇、一七一 青州府 臨淄縣及 臨淄故城。
臨淄齊國故城-中華語文大辭典
臨淄齊國故城临淄齐国故城ㄌ丨ㄣˊ ㄗ ㄑ丨ˊ ㄍㄨㄛˊ ㄍㄨˋ ㄔㄥˊlínzī qíɡuó ɡùchénɡ周代齊國的都城遺址。在山東淄博臨淄齊都(舊臨淄縣城)的西、北面,東臨淄河,西依古系水。自齊獻公元年(859B.C.)遷都於此,至秦滅齊為止,作為齊國都城達630餘年。故城總面積達20餘平方公里,包括大城和小城兩部分,均為縱向長方形,夯土築成。小城於西南方,周長約7公里,為宮殿區;大城於東北方,周長約14公里,為平民活動的地方。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,也是當時東方重要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