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君尧舜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致君尧舜致君事业
【出典】 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自谓颇挺出,立登要路津。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”(见《全唐诗》卷二一六)
【释义】 杜甫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诗句,表明自己年轻时的政治理想。
【例句】 ①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,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。(苏轼《沁园春》[孤馆灯青]282)这里借杜甫诗语以抒发自己的壮怀。②仙录有名天赐与,致君事业安排取。(陈瓘《蝶恋花》[海角芳菲留不住]634)这里断章取义,表明要做出“致君尧舜上”的事业。③致君尧舜,要须纯用经术。(仲并《念奴娇·王守生辰》1289)这里借用杜甫诗语、赞美王守的政治才干。④男儿事业,看一日、须有致君时。(辛弃疾《婆罗门引·用韵答先之》1934)这里说男儿所为的事业一定能“致君尧舜上”,表现政治豪情。
致君尧舜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致君尧舜致君尧汤
【出典】 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伊尹耕于有莘之野,而乐尧舜之道焉……汤使人以币聘之,嚣嚣然曰:‘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?我岂若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?’汤三使往聘之,既而幡然改曰:‘与我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其尧舜之道,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?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?’”《文选》卷四十二三国魏·应休琏(璩)《与从弟君苗君胄书》:“昔伊尹辍耕,郅恽投竿,思致君于有虞,济蒸人于涂炭。”
【释义】 战国时孟子说,伊尹辍耕出仕,是为了使商汤成为尧舜一样的君主,应璩括其意为“致君于有虞”。后世用此典表示志在辅君、抱负远大。
【例句】 ①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(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2252)这里用伊尹事,自述用世的抱负。②仕宦至公相,致君作尧汤。(杜牧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》5941)这里以儒家出仕的理想勉励其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