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語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致語ㄓˋ ㄩˇzhì yǔ宋、元時,樂人所進的祝頌詞。《宋史.卷一一三.禮志一六》:「八月,罷秋宴,以魏王出殯,翰林學士蘇軾不進教坊致語故也。」《元史.卷七一.禮樂志五》:「樂止,念致語畢,樂作,奏長春柳之曲。」
致語-辞源3
【致語】㊀ 宋時朝廷或官府大宴,舞樂隊進祝頌詞,詞文皆由文士代撰。文中第一段爲對偶文字,稱爲致語,亦曰致辭。繼以詩一章,稱爲口號。宋代最爲盛行,如 歐陽脩 王安石 蘇軾諸大家集中皆有此作。參閲 宋史 樂志十七。㊁ 宋元話本前面的引子。清 周亮工 書影一:“故老傳聞,羅(貫中)氏爲 水滸傳一百回,各以妖異語引其首。嘉靖時,郭武定(勛)重刻其書,削其致語,獨存本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