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遠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致遠ㄓˋ ㄩㄢˇzhì yuǎn到達遠方。指能影響後世,推行久遠。《易經.繫辭下》:「服牛乘馬,引重致遠,以利天下。」《文選.王襃.四子講德論》:「衝蒙涉田而能致遠,未若遵塗之疾也。」
馬致遠-中華語文大辭典
馬致遠马致远ㄇㄚˇ ㄓˋ ㄩㄢˇmǎzhìyuǎn人名(約1251-?),字千里,號東籬,人稱「曲狀元」,大都(今北京)人。元初文學家。兼善散曲、雜劇,散曲風格以豪放清逸為主,雜劇則寫歷史興亡、懷才不遇或神仙道化以寄憂憤,反映儒士之困頓。《太和正音譜》將其列為「元人第一」。與關漢卿、白樸、鄭光祖並稱「元曲四大家」。著有雜劇十六種,傳世者有《漢宮秋》等七種,另有散曲集《東籬樂府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