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安-辞源3
【興安】㊀州、府名。東漢爲 西城郡,三國 魏稱 魏興郡,西魏置 金州。明 萬曆十一年改名 興安州。清 乾隆四十七年升爲 興安府,故治 安康縣(今 陝西 安康市 漢濱區)。公元1913年裁府留縣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四一 興安府。㊁縣名。1.今屬 廣西壯族自治區。漢 始安縣地,唐 武德四年析置 臨源縣,大曆改 全義縣。宋 太平興國二年以避 太宗(趙光義)諱,改名 興安縣。明 清皆屬 桂林府。參閲 太平寰宇記一六二 桂州、嘉慶一統志四六一 桂林府。2. 明 嘉靖三十九年析 江西之 弋陽 貴溪 上饒三縣地置,明 清皆屬 廣信府。公元1914年改爲 橫峯縣,屬 江西省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一四 廣信府一。㊂ 北魏 拓跋濬(文成帝)年號。公元452—454年。
興安嶺-辞源3
【興安嶺】山名。分内外二支,散布在 黑龍江南北。嘉慶一統志七一 黑龍江 山川:“興安嶺,在 黑龍江城東二千五百里爲 外興安嶺,又 内興安嶺在城西一百五十里。”按 内興安嶺,卽今 内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和 黑龍江省北部山脈的總稱,西爲 大興安嶺,東爲 小興安嶺,北爲 伊勒呼里山。外興安嶺在今 俄羅斯境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