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判-中華語文大辭典
舞判ㄨˇ ㄆㄢˋwǔpàn裝扮成判官或鍾馗跳舞的宋代百戲之一。宋‧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‧卷七‧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》:「又爆仗一聲,有假面長髯,展裹綠袍、靴、簡,如鍾馗象者,傍一人以小鑼相招,和舞步,謂之舞判。」也作「舞判官」。
舞判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又稱“跳判官”、“跳鍾馗”。宋代舞蹈。舞者假面長髯,展裹,綠袍、靴、簡,如鍾馗像者,旁一人以小鑼相招,和舞步。自唐代起,民間傳鍾馗中進士第一,因貌醜而落名,憤而自撞死,死後天帝封之為“除邪將軍”。此舞即演其事,因饒有風趣,曆元、明、清,仍流行不衰。明雜劇《鬧鍾馗》、清歌舞戲《鍾馗嫁妹》中,發展了它的情節,舞蹈的造型技巧也更高。近世京劇《鍘判官》、《九蓮燈》、《蓮花塘》等劇目以及某些地方戲中均有舞判官的表演,實淵源於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