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羽-汉语大词典
舞羽古代一种乐舞。手执翟雉的尾羽而舞蹈。
●《周礼·春官·籥师》:“籥师,掌教国子舞羽吹籥。”
郑玄注:“文舞有持羽吹籥者……《诗》云:‘左手执籥,右手秉翟。’”
●宋苏轼《集英殿春宴教坊词·小儿致语》:“幸以髧髦之微,得参舞羽之末。”
韩凭舞羽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韩凭舞羽韩凭一处栖、韩朋、韩侯妇
【出典】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宋康王舍人韩凭,娶妻何氏,美,康王夺之。 凭怨,王囚之,论为城旦。妻密遗凭书,缪其词曰:‘其雨淫淫,河大水深,日出当心。’既而王得其书,以示左右,左右莫解其意。 ……俄而凭乃自杀。 其妻乃阴腐其衣。王与之登台,妻遂自投台,左右揽之,衣不中手而死。遗书于带曰:‘王利其生,妾利其死。 愿以尸骨,赐凭合葬。’王怒,弗听。 使里人埋之,冢相望也。 王曰:‘尔夫妇相爱不已,若能使冢合,则吾弗阻也。’宿昔之间,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,旬日而大盈抱,屈体相就,根交于下,枝错于上。 又有鸳鸯,雌雄各一,恒栖树上;晨夕不去,交颈悲鸣,音声感人。 宋人哀之,遂号其木‘相思树’。”
【释义】 传说战国时,韩凭(一作韩朋)夫妇被宋康王逼迫,殉情而死,死后两人坟上各长梓树互相交错,又有雌雄鸳鸯栖息树上,被认为是二人精魂所化。 后世用作咏爱情坚贞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①韩凭舞羽身犹在,素女商弦调未残。(王初《青帝》5558)这里以韩凭代指一对鸳鸯,用鸳鸯双舞反衬女主人公的寂寞之感。 ②月明休近相思树,恐有韩凭一处栖。 (王初《即夕》5559)这里的“韩凭”指韩凭夫妇亡灵所化的一对鸳鸯。 诗咏凉夜寂寞之感,故用此典表现作者的细腻情思。 ③不学韩侯妇,衔冤报宋王。 (邵谒《金谷园怀古》6995)这里举韩凭妻投台之事与绿珠堕楼相比较,以衬出绿珠之贞烈。 ④可中得似红儿貌,若遇韩朋好杀伊。 (罗虬《比红儿诗》其七十7629)这里将杜红儿与韩朋的美妻相比,认为红儿貌胜韩朋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