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氣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艾氣ㄞˋ ㄑㄧˋài qì①艾,指三國時有口吃毛病的鄧艾。因此以艾氣嘲諷人口吃。宋.邵博《邵氏聞見後錄.卷三〇》:「士人口吃,劉貢父嘲之曰:『本是昌徒,又為非類,雖無雄才,卻有艾氣。』蓋周昌、韓非、揚雄、鄧艾皆口吃也。」②點燃艾草所發出的氣味。比喻汙穢、邪惡。宋.薛季宣〈嘲欲借予雜藳者〉詩:「惡語故應多艾氣,殘藤無用寫來詩。」
艾氣-辞源3
【艾氣】㊀謂口吃如 晉 鄧艾。宋 邵博 聞見後錄三十:“士人口吃,劉貢父(攽)嘲之曰:‘本是 昌徒,又爲 非類,雖無 雄才,卻有 艾氣。’蓋 周昌 韓非 揚雄 鄧艾,皆口吃也。”參見“艾艾”。㊁艾燻之氣。喻汙穢,邪惡。宋詩鈔 薛季宣 浪語集鈔 嘲欲借予雜藁者詩:“惡語故應多艾氣,殘藤無用寫來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