芄蘭-中華語文大辭典
芄蘭芄兰ㄨㄢˊ ㄌㄢˊwánlán1.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。蔓生,莖中有乳白色汁液,種子上端有白色絲狀茸毛。莖、葉、果殼、種毛可以做藥材。也作「蘿藦」。2.篇名。《詩經‧衛風》的一篇。〈詩序〉言:「刺惠公也。」清‧姚際恆《詩經通論‧卷四》:「按《左傳》云:『初,惠公之即位也少。』〈序〉蓋本《傳》而意逆之耳,然未有以見其必然也。」全詩用疊唱形式反覆吟詠,敘述孩童雖身佩成人之物,但仍年幼而驕慢無禮。
芄蘭-辞源3
【芄蘭】草名。詩 衛風 芄蘭:“芄蘭之支,童子佩觿。”箋:“芄蘭柔弱,恒蔓延於地,有所依緣則起。”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上:“芄蘭一名蘿摩,幽州謂之雀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