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塵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芳塵ㄈㄤ ㄔㄣˊfāng chén香塵。《文選.謝靈運.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脩竹茂林詩》:「芳塵凝瑤席,清醑滿金樽。」《文選.謝莊.月賦》:「綠苔生閣,芳塵凝榭。」
芳塵-辞源3
【芳塵】㊀塵。芳,美稱。晉 陸雲 陸士龍集一 喜霽賦:“戢流波於桂(一作“枉”)水兮,起芳塵於沉泥。”文選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……詩:“芳塵凝瑶席,清醑滿金樽。”㊁指好的風氣、名聲。宋書 謝靈運傳史臣曰:“周室旣衰,風流彌著,屈平 宋玉導清源於前,賈誼 相如振芳塵於後。”周書 蕭詧傳下教:“藉聽衆賢,則所聞自遠;資鑒外物,故在矚致明。……故能顯美政於當年,流芳塵於後代。”㊂相傳 晉末 後趙 石虎於 太極殿前起樓,高四十丈,舂雜寶異香爲屑,使數百人於樓上吹散之,名曰芳塵。見舊題 晉 王嘉 拾遺記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