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-袁桷--《送达兼善祠祭山川序》:吾尝观夫列国诸臣,礼以定仪,言以叙志,结禬执玉,若合符节。
明-王樵--《戊申笔记》:今使释迦得志行乎中国,其能与尧舜三王若合符节否乎?必不能矣。
现代-徐枕亚-二九章-《玉梨魂》:力索之,恍忆石痴书中,仿佛曾有是作,因于故纸堆中检得石痴函,与是册参阅之,若合符节。
宋-陆九渊--《与曾宅之书》:古圣贤之言,大抵若合符节。盖心,一心也,理,一理也,至当归一,情义无二。
宋-陆九渊--《陆九渊集·八·与赵推》:若可据信,则必于两处参审,必使有若合符节者,乃可据耳。
汉-刘向-《献书报燕王》-《战国策·燕策》:臣乃口受令,具符节,南使臣于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