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敖鬼餒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若敖鬼餒ㄖㄨㄛˋ ㄠˊ ㄍㄨㄟˇ ㄋㄟˇruò áo guǐ něi春秋楚國令尹子文為若敖的後代,其弟子良生子越椒,子文以為越椒狀如熊虎,聲似豺狼,若不殺之必使若敖氏滅亡。子良不肯,子文深以為慮,臨死時遂聚集族人說:「鬼猶求食,若敖氏之鬼,不其餒而!」見《左傳.宣公四年》。後用以比喻人絕嗣。
若敖鬼餒-辞源3
【若敖鬼餒】左傳 宣四年:“及(子文)將死,聚其族曰:‘ 椒也知政,乃速行矣,無及於難。’且泣曰:‘鬼猶求食,若敖氏之鬼,不其餒而!’”意謂 若敖氏之鬼魂將因宗族滅絶而無人祭祀。椒,子文弟 子良子 越椒,其後 椒叛,楚王遂滅 若敖氏。後因以 若敖鬼餒或 若敖氏之鬼比喻絶嗣。全唐文三九七 王師乾 王右軍祠堂碑:“雖心懷追遠之道,而家迫屢空之恨,遂使烝嘗久曠,享德無依,樂毅之後未封,若敖之魂遂餒。”清 龔自珍 定盦文集補 己亥雜詩之一四四:“賴是本支調護力,若敖不餒怙深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