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蠡-中華語文大辭典
范蠡范蠡ㄈㄢˋ ㄌ丨ˇfànlǐ人名,生卒年不詳,字少伯,春秋楚人。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,滅吳後,尊為上將軍。蠡以為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,難與共安樂,遂乘舟浮海出齊,變姓名為鴟夷子皮,至陶,用其師經濟學家計然之術經商,因成巨富,自號陶朱公。
范蠡-中国历史辞典
春秋末政治家。字少伯,楚国宛(今河南南阳)人。越大夫。越为吴所败时曾赴吴为质二年。回越后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,灭亡吴国。后游齐国,称鸱夷子皮。到陶(今山东定陶西北),改名陶朱公,以经商致富。他认为天时、气节随着阴阳二气的矛盾而变化,国势的盛衰也不断在转化。对付敌人要随形势变化制定计策,强盛时应戒骄,衰弱时要争取有利时机,创造有利条件,使转弱为强。又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,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,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,谷贵时平价售出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范蠡》二篇,已佚。其言论见于《国语·越语下》和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