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焦-汉语大词典
茅焦战国齐人,以敢谏见称。
●秦始皇母后私通嫪毐,毐以假父之尊专国事,骄纵为乱,始皇取而车裂之,迁太后于萯阳宫,令曰:敢以太后事谏者戮。死者已二十七人,而茅焦犹冒死上谒,解衣伏质,喻以利害,始皇悟而赦之,迎太后归咸阳,尊焦为上卿。见汉刘向《说苑·正谏》。
●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齐人茅焦说秦王曰:‘秦方以天下为事,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,恐诸侯闻之,由此倍秦也。’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,复居甘泉宫。”
●唐元稹《四皓庙》诗:“茅焦脱衣谏,先生无一言。”
●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列朝·邵经邦讥议礼》:“议礼诸臣自比茅焦之谏,讪上无礼,逮下诏狱讯治。”
茅焦-辞源3
【茅焦】戰國 秦人。秦太后與 嫪毐私通,潛謀作亂。事發,秦王 政(秦始皇)車裂 嫪毐,遷太后於 萯陽宮,下令:敢以太后事諫者殺。先後殺諫者二十七人。齊客 茅焦冒死進諫,喻以利害。秦王悟,卽迎太后歸 咸陽,立 茅焦爲仲父,尊爲上卿。見 漢 劉向 説苑 正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