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門-辞源3
【荆門】㊀猶柴門。藝文類聚三六 南朝 梁 陶弘景 尋山誌:“荆門晝掩,蓬户夜開;室迷夏草,徑惑春苔。”㊁山名。在今 湖北 宜都市西北。水經注三四 江水:“江水又東,歷 荆門 虎牙之間,荆門在南,上合下開,闇徹山南,有門像虎牙在北。”文選 晉 郭景純(璞)江賦:“虎牙嵥竪以屹崒,荆門闕竦而磐礴。”㊂州名。春秋 楚地,漢爲 南郡地。唐 貞元間始置縣,屬 江陵府。五代改置 荆門軍。元升爲府,後又改州,明沿置。治今 湖北 荆門市。清爲 直隸州。公元1912年改縣。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七七 荆門州。
通荆門-辞源3
【通荆門】三國 吳鼓吹曲名。韋昭製。曲共二十四句。其中十七句,每句五字;四句,每句三字;三句,每句四字。樂府詩集十八:“古今樂錄曰:通荆門者,言 孫權與 蜀交好齊盟,中有 關羽自失之愆,戎蠻樂亂,生變作患,蜀疑其眩,吳惡其詐,乃大治兵,終復初好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