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竊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草竊ㄘㄠˇ ㄑㄧㄝˋcǎo qiè草野竊盜。《書經.微子》:「殷罔不小大,好草竊姦宄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一回》:「方國珍據了浙江,張士誠據了蘇州,陳友諒據了湖廣,都是些草竊的英雄。」
草竊-辞源3
【草竊】掠奪,盜竊。書 微子:“殷罔不小大,好草竊姦宄。”傳:“草野竊盜又爲姦宄於内外。”清 孫星衍謂草與鈔、抄音近,爲抄的假借字。草竊,義爲抄掠。見 尚書今古文注疏九。也指草野盜賊。南齊書 武帝紀 永明十一年詔:“水旱爲災,實傷農稼。江 淮之閒,倉廩旣虚,遂草竊充斥,互相侵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