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須有-中華語文大辭典
莫須有莫须有ㄇㄛˋ ㄒㄩ 丨ㄡˇmòxūyǒu《宋史‧卷三六五‧岳飛列傳》記載:奸臣秦檜誣告岳飛謀反,韓世忠質問有沒有證據,秦檜說「莫須有」。這是南宋時常用的口語,意思是「也許有」或「恐怕有」。後用「莫須有」指憑空捏造的(罪名)。[例]這些都是~的罪名。
莫須有-辞源3
【莫須有】未定之詞。猶言或許有。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一四三 紹興十一年:“初,獄之成也,太傅醴泉觀使 韓世忠不能平,以問 秦檜,檜曰:‘ 飛子 雲與 張憲書雖不明,其事體莫須有。’世忠怫然曰:‘相公,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?’”後謂以不實之詞誣陷他人爲莫須有,本此。清 孔尚任 桃花扇 辭院:“這也是莫須有之事,況 阮老先生罷閒之人,國家大事也不可亂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