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藟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葛藟
【出典】 《诗经·王风·葛藟》:“绵绵葛藟,在河之浒。 终远兄弟,谓他人父。”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昭公将去群公子,乐豫曰:‘不可。 公族,公室之枝叶也,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。 葛藟犹能庇其本根,故君子以为比,况国君乎?’”
【释义】 葛藟即葛与藤,两种蔓生植物。《葛藟》以葛藟起兴,咏叹兄弟离散。春秋时人有“葛犹能庇其本根”的比喻。 后世用以喻指子孙昌盛。
【例句】 条蔓纵横输葛藟,子孙蕃育羡螽斯。 (李群玉《哭小女痴儿》6601)这里说自己不能如葛藟之使条蔓繁衍,意在伤小女之逝。
葛藟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葛藟ㄍㄜˊ ㄌㄟˇgé lěi①植物名。葡萄科葡萄屬,蔓生藤本,有捲鬚。葉卵形或三角卵形,邊緣有短小齒牙,表面有光澤,背面色白有柔毛。莖有白汁,秋初結實,青黑色,可供食用。②葛和藟的合稱。《左傳.文公七年》:「葛藟猶能庇其本根,故君子以為比。」③《詩經.王風》的篇名。共三章。根據〈詩序〉:「葛藟,王族刺平王也。」或亦指流落異鄉者感傷之詩。首章二句為:「綿綿葛藟,在河之滸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