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藓

艺空字典 > 葫芦藓

葫芦藓的拼音

hú lú xiǎn

葫芦藓的同音词

拼音为hú的汉字
拼音为lú的汉字
拼音为xiǎn的汉字
拼音为hu的汉字
拼音为lu的汉字
拼音为xian的汉字

葫芦藓的基础解释

苔藓植物。植株矮小,有直立的茎,茎上生着许多鲜绿色的小叶,叶片很薄,雌雄异株,没有根,只有丝状的假根生在土壤里。

葫芦藓的详细解释

葫芦藓的按字解释

葫芦藓的词典解释

葫芦藓-

葫芦藓
目录
“葫芦藓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“葫芦藓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葫芦藓
【别名】
石松毛、牛毛七、火堂须、红孩儿
【来源】
苔藓类葫芦藓Funaria bygrometrica Sibth.,以全草入药。
【生境分布】
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。
【性味】
淡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
除湿止血。主治痨伤吐血,跌打损伤,湿气脚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
1~2两。
【注意】
孕妇及体虚者少用。
【摘录】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葫芦藓
【出处】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【拼音名】
Hú Lu Xiǎn
【英文名】
Herb of Cord Moss
【别名】
石松毛、红孩儿、牛毛七、火堂须、地七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葫芦藓科植物葫芦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.
【原形态】
植物体矮小,淡绿色,直立,高1-3cm。茎单一或从基部稀疏分枝。叶簇生茎顶,长舌形,叶端渐尖,全缘;中肋粗壮,消失于叶尖之下,叶细胞近于长方形,壁薄。雌雄同株异苞,雄苞顶生,花蕾状。雌苞则生于雄苞下的短侧枝上;蒴柄细长,黄褐色,长2-5cm,上部弯曲,孢蒴弯梨形,不对称,具明显台部,干时有纵沟槽;蒴齿两层;蒴帽兜形,具长喙,形似葫芦瓢状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氮肥丰富的阴湿地上。春、夏、秋均可见。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南北各省区,且为全世界广布种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中及西南等地区。
【性状】
性状鉴别 本品为皱缩的散株,或数株丛集的团块,黄绿色,无光泽。每株长可达3cm,茎多单一,茎顶密集簇生众多的皱缩小叶,湿润展平后呈长舌状,全缘,中肋较粗不达叶尖,有的可见紫红色细长的蒴柄,上部弯曲,着生梨形孢蒴,不对称,其蒴帽兜形,有长喙。气微,味淡。
【化学成份】
植物体含苔藓激动素(bryokinin),动力精(kinetin),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(cAMP phosphodiesterase),茁长素(auxin),吲哚-3-乙酸(indole-3-acetic acid)及脂类。叶含铁29×10-3%,铜16×10-4%,锰15×10-3%,叶绿体含铁117×10-3%,铜138×10-4%,锰25×10-3%。
【性味】
淡;平
【归经】
入肺、肝、肾三经
【功能主治】
祛风除湿;止痛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鼻窦炎;跌打损伤;痨伤吐血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注意】
体虚者及孕妇慎服。
【附方】
1.治肺热吐血 葫芦藓60g,茅草根60g,侧柏叶30g。泡酒或熬水服。2.治跌打损伤 葫芦藓60g煎服;另取鲜草量捣敷。(1-2方出自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)。
【各家论述】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辛、涩、性平。有舒筋活血、祛风镇痛、止血等功能。用于治鼻窦炎、痨伤吐血、跌打损伤、关节炎等症。
【摘录】
《中华本草》

葫芦藓的引证

葫芦藓的成语故事

葫芦藓的例句

葫芦藓的成语接龙

葫芦藓的组词

葫芦藓的近义词

葫芦藓的反义词

相关字词

葫芦藓的反义词 葫芦藓的近义词 葫芦藓的同音词 苔藓植物 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 衣藻 孢子生殖 蕨类植物 低等植物 假根 葫芦藓的葫是什么意思 葫芦藓的芦是什么意思 葫芦藓的藓是什么意思

大家都在搜

  • 葫芦的词语
  • 葫能组什么词
  • 葫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葫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葫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葫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葫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葫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葫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葫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芦能组什么词
  • 芦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芦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芦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芦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芦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芦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芦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芦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芦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藓能组什么词
  • 藓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藓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藓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藓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藓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藓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藓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藓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藓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