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密-汉语大词典
蒲密蒲与密,古二县名。
●春秋时,子路治蒲三年,有政绩,孔子入其境,三称其善。见《孔子家语·辩政》。
●东汉时,卓茂为密令数年,教化大行,道不拾遗。见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。后常用“蒲密”指教化盛行的地方。
●晋陆机《演连珠》之三二:“蒲密之黎,遗时雍之世。”
●《宋书·良吏传序》:“莅民之官,迁变岁属,灶不得黔,席未暇暖,蒲密之化,事未易阶。”
●唐张说《徐高御挽歌》:“蒲密遥千载,鸣琴始一追。”
蒲密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蒲密
【出典】 《文选》卷五十五晋·陆士衡(机)《演连珠五十首》其三十二:“是以蒲密之黎,遗时雍之世,丰沛之士,忘桓拨之君。”唐·李善注:《家语》曰:‘子路为蒲宰,夫子入其境而叹。子贡执辔而问曰:“夫子未见由,而三称善,何也?”曰:“吾入其境,田畴甚易,草莱甚辟,此恭敬以信,故其人尽力也。入其邑,墟屋甚严,树木甚茂,此忠信以宽,故其民不偷也。至其庭甚闲,此明察以断,其民不扰也。’”“密令卓茂……。”参见“卓侯”条。
【释义】 “蒲密”为蒲邑、密县的合称。春秋时子路为蒲宰,有惠政;东汉时卓茂任密县令,行教化。后因以“蒲密”作为称颂县令以德治县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蒲密遥千载,鸣琴始一追。(张说《徐高御挽歌》960)这里借以称颂徐氏生前治县可同蒲密德化之政相媲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