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龍-中華語文大辭典
蒼龍苍龙ㄘㄤ ㄌㄨㄥˊcānɡlónɡ〈書〉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的統稱。也作「青龍」。[例]~已沒牛斗橫,東方芒角升長庚(宋‧蘇軾〈夜泛西湖詩〉之三)。
蒼龍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蒼龍ㄘㄤ ㄌㄨㄥˊcāng lóng①青色的龍。《楚辭.賈誼.惜誓》:「蒼龍蚴虬於左驂兮,白虎騁而為右騑。」②青色的馬。《呂氏春秋.孟春紀.孟春》:「乘鸞輅,駕蒼龍。」③太歲。《後漢書.卷三五.張純傳》:「今攝提之歲,蒼龍甲寅,德在東宮。」④東方七宿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的總稱。《三國演義.第四九回》:「東方七面青旗,按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,布蒼龍之形。」⑤形容山嶺或樹木的青蒼和起伏不定。唐.李山甫〈松〉詩:「地聳蒼龍勢抱雲,天教青共眾材分。」宋.蘇軾〈登玲瓏山〉詩:「何年僵立兩蒼龍,瘦脊盤盤尚倚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