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散-辞源3
【蕭散】㊀閒散,無拘束。西京雜記二:“司馬相如爲 上林 子虚賦,意思蕭散,不復與外事相關。”水經注三四 江水二:“(范儕)惡衣麤食,蕭散自得。”㊁冷清,離散。文選 晉 潘安仁(岳)哀永逝文:“視天日兮蒼茫,面邑里兮蕭散。”梁書 張纘傳 南征賦:“島嶼蒼茫,風雲蕭散。”
蕭散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蕭散ㄒㄧㄠ ㄙㄢˇxiāo sǎn①閒散。《新唐書.卷一七三.裴度傳》:「度野服蕭散,與白居易、劉禹錫為文章,把酒窮晝夜相歡,不問人間事。」②離散冷清。《文選.潘岳.哀永逝文》:「視天日兮蒼茫,面邑里兮蕭散。」